采用的一次爆破形成倾覆力矩,使柱在重力作用下失稳,按预定的方向倒塌,设计中由于考虑到钢筋的服务年限较长等原因而低估了基础柱内布筋的影响,没有单独进行钢筋的切割预处理,造成实际爆破中立柱在未屈服的钢筋支撑下悬而未倒。其实,初爆的立柱缺口裸露出的钢筋几乎完好无损,进一步说明了钢筋在立柱的稳定性中所起的作用。
在此情况下冷轨卷,爆破方法的改进一般是增加单孔药量,欲借炸药的高威力让钢筋屈服。虽然增加药量能使柱在爆轰波及其自重的双重作用下倾倒,但考虑到爆区特别复杂,在东侧4m处有风机电脑控制室,底部有电缆沟,震动不能过大,且其四周均有裸露的煤气管道等需保护构筑物,不允许有飞石,再则,药量过大,容易使柱在倒塌过程中产生反冲或者在爆破处形成自由绞支座,裂缝处理增加倒塌方向的不确定性,致使此方法不宜采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柱悬而未倒主要是由于其中钢筋骨架的支撑作用,因此在不增加药量的前提下应该首先解除钢筋的束缚支撑作用。对于本立柱的爆破,拟采用如下改进措施:先在柱三边边缘200mm处均打入一切割眼,用小药量起爆,使柱外围钢筋笼暴露出来,再用氧焊切割掉该三边外围筋笼,再按设计缺口打眼、装药、起爆。改进的爆破方法,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先做一个切割爆破工序。根据基础柱布筋规律以及定向倒塌的要求,决定小药量爆破加氧焊切解除立柱的三面钢筋约束,保留一个面的布筋作为立柱倾倒时的固定绞支座。
切割孔爆破之后,对立柱裸露出来的竖向钢筋进行切割,横向的钢筋笼对立柱的倾覆影响不大,可以不割。对立柱的主筋施行切割这一重要改进步聚之后,再按原方案的设计方法装药、联线、起爆。切割孔与主爆孔应该在同一时间内钻完,然后先进行切割爆破切除主筋,再装药联线,进行整体系统的爆破。拆除爆破采用自上而下、由里及外、内侧爆裂、外侧松动的做法。对于临近特殊保护部位采用数排预留孔减震。
施爆前对被爆体采用钢板进行**层覆盖,然后用多层胶皮进行第二、三层覆盖。对于东西两端临近的设施采用竹跳板及脚手架钢管、铁丝等制作的挡墙作为安全防护,以防护个别飞石溢出危害周边安全。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