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之责大于企业之利。相对于推动整个资本市场改革的进步而言,企业自身利益的得失微不足道。那一年,站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领奖台上,梁稳根如是说。
事实上,股改并不是梁稳根**次做试验田,某种程度上,三一本身就是梁稳根打造试验田的产物。成立20多年时间里,三一每每体现出敢为天下先之举,无不脱胎于梁稳根青年时代试验田情结。
梁稳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有企业洪源机械厂,由于见识卓越不久被委任为体改委副主任。然而,旧体制显然无法一夜之间在他的激情下得到扭转,*终他选择和志同道合的伙伴打破铁饭碗,抱着做中国经济试验田的理想开始了创业。
几经辗转,梁稳根将事业扎根在了装备制造领域。
为什么选择装备制造业?梁稳根说:一个强大的国家必定是一个制造能力强的国家,一个制造能力强大的国家必定是一个经济国力强大的国家。偌大的中国不可能进口一个现代化,我们要通过三一的发展来探寻中国工业的发展之路。
那时,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上,民族品牌的工程机械寥若晨星。
进口替代是梁稳根的**步行动。进入工程机械领域后,三一以自主创新为基点,从瞄准拖泵、泵车,再到挖掘机、旋挖钻机等产品,逐一从外资品牌口中抢夺蛋糕。
梁稳根颇为自豪的是,三一为工程机械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混凝土机械90%需要进口,挖掘机械90%需要进口,桩工机械国内还没有。正是通过我们20多年的努力,我们的混凝土机械成为了世界**,挖掘机械打破国外垄断成为中国**。正是我们打破恐惧大胆创新的这个理念,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推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成为中国*具竞争力的行业。他说。
但是,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制造,长期被认为是品质低下、价格低廉、劳动密集、科技含量不高的代名词。而梁稳根对这一现状显然很不满意。他说:我们的使命是品质改变世界,也就是要以极高的产品与服务去改变中国产品的世界形象。
多年来,三一生产的各类大机器则广泛服务于世界各地的重大工程,比如迪拜塔、上海中心、香港环球金融中心等项目。因缘际会,过去两年,梁稳根和三一还成功把握住了以品质来证明自己的两次机会:2010年三一履带起重机参与智利矿难救援,2011年三一62米泵车参与日本福岛救援,让世界认识到中国制造并不只是玩具、打火机这些小玩意儿。
梁稳根将实业报国视为人生理想,并以与生俱来的梦想家情怀与浪漫主义气质,尝试为三一塑造一种超越企业利润的价值观。在公司内部,梁稳根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向管理层和员工阐述自己实业报国的思想。
九十年代,三一内部曾发行一种纪念币,上面印有四个字事业报国。之所以用事业二字,梁稳根一方面是谦虚地认为自己当时的事业还没达到理想的实业的高度,另一方面则是鼓励三一人努力工作创造自己的事业,立身社会报效国家。
在三一创业团队看来,为国家贡献一家***企业是三一的使命所在。而在梁稳根看来,三一目前的成功,正是使命感与价值观的胜利,未来,它仍将继续推动全体三一人孜孜不倦地努力。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